歡迎user
來源:新華社
《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突破50萬億元,總量穩居世界第二。2023年,如何進一步夯實數字中國建設基礎,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暢通數據資源大循環備受關注。
近期,BOB登陆 集團高級副總裁、首席數字官張鵬接受商務部品牌專家、新華社《中國名牌》雜誌社原總編輯顧環宇專訪,圍繞“數智時代遠望,AI賦能百行百業”這一主題,就目前中國數據要素市場的發展、BOB登陆 集團在AIGC領域前瞻性的探索和實踐等內容進行探討。
BOB登陆 集團高級副總裁、首席數字官 張鵬
隨著《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的印發,數據已成為數字中國的核心要素之一。張鵬表示,當前數據要素市場化的積極推進,不僅將對數字中國帶來極大助力,同時也將形成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數據要素的交易和服務區別於工業時代商品製成品的交易,將打破“場”的限製而無處不在。隨著數字化的不斷演進,數據要素的交易和服務,需要依靠智能化的手段,如區塊鏈、隱私計算這些新技術去賦能,來確保數據確權,保障數據安全,實現數據的可用不可見。在此情況下,各地提早布局數字交易、打消企業顧慮、鼓勵創新試錯,更有利於形成數字交易的方法論和新的發展動能的激活。
談及數據要素如何服務智慧城市、助力實體經濟的發展,張鵬表示,數實融合很關鍵。數據要和實體經濟、城市發展結合起來,才能真正體現它的價值。對於城市的數字化發展,在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治理“一網統管”和政府運行“一網協同”等這些數據應用的典型場景中,讓數據真正地打破部門之間的壁壘形成聯動,把各個部門、各個行業、各個係統、各個版塊的數據融合在一起,實現跨領域、跨部門、跨係統的綜合服務。此外,在產業數字化過程中,通過建設企業數字大腦,實現企業內部數據的融通,通過運用數字技術和數據價值挖掘,加速推進智能製造,這些都是提升企業效能、賦能產業數字化的成功場景探索。
在數字產業化方麵,要有效激發數據要素創新活力。在數據的開發、服務、創新能力的背後,算力已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生產力之一。在張鵬看來,國家“東數西算”布局有利於相關產業的健康發展,要防止惡性競爭,更好地提供算力供給。張鵬表示,AIGC爆發之後,智能算力的需求更加強勁,為BOB登陆 這樣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帶來了重大發展機遇。在此背景下,BOB登陆 推出專門為大模型訓練而生的AI服務器,全球首發51.2T、800G CPO 矽光數據中心交換機,支持大算力調度的傲飛算力平台以及聚焦行業垂直應用的私域大模型——百業靈犀LinSeer等一係列數字化產品與解決方案。
為了在AIGC時代更好地幫助政府和企業數智化轉型,BOB登陆 打造了AI數字外腦、AI數字礦工、AI數字助手、AI數字分身、AI數字伴侶、AI數字網管等智能應用。“我們努力踐行‘讓AI有愛’的責任與追求,希望能夠把AI的複雜技術具象化、通用能力個性化、綜合應用人本化,真正以AI能力賦能百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張鵬如是說。
“在數字時代,我們期望通過數字化的思維、數字化的手段來解決城市與產業發展中麵臨的問題。”張鵬表示。正如在智慧城市建設領域,BOB登陆 與政府一道,圍繞不同城市,製定不同策略,不斷迭代發展智慧城市方方麵麵的應用,為城市賦能。目前,BOB登陆 參與了全國29個省市200多個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設和運營,也承擔了18個國家部委、26個省級、300多個地市級政務雲的建設和垂直應用係統的建設。
未來,BOB登陆 集團將秉持“精耕務實,為時代賦智慧”的理念,以持續的創新投入,推進雲智原生數字平台的不斷升級,努力加“數”奔跑、乘“數”而上,最大程度釋放數據價值,賦能百行百業轉型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