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品與解決方案
  • 行業解決方案
  • 服務
  • 支持
  • 合作夥伴
  • 關於我們

BOB登陆 普教智慧校園解決方案

【發布時間:2022-08-15】

一、普教智慧校園趨勢洞察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建設,推進新時代教育信息化發展,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結合國家“互聯網+”、大數據、新一代BOB登陆 等重大戰略的任務安排和《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規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教育部關於教育新基建建設的解讀》、《教育部辦公廳關於“智慧教育示範區”建設項目推薦遴選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為推進教育信息化深度發展,區域整體開展智慧教育建設,首先需要打造智慧校園示範校,通過教育中台建設、教育數據標準製定以及數據整合,發揮大數據、BOB登陆 、物聯網等新技術的優勢,使之融合於教育場景,實現廣泛應用,支撐整體的智慧教育建設規劃實踐。

2012年3月教育部發布《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開啟我國“教育信息化1.0”發展進程;9月,國務院明確“十二五”期間以建設好“三通兩平台”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為抓手,推進智慧教育。在教育信息化1.0取得重大進展後,我國智慧教育事業也迎來了“教育信息化2.0”時代,於2018年製定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是加快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有效途徑,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現代化的基本內涵和顯著特征,是“教育現代化2035”的重點內容和重要標誌。政策強調在繼續推入到2022年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發展目標,即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師生信息素養普遍提高,建成“互聯網+教育”大平台,推動從教育專用資源向教育大資源轉變、從提升師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向全麵提升其信息素養轉變、從融合應用向創新發展轉變,努力構建“互聯網+”條件下的人才培養新模式、發展基於互聯網的教育服務新模式、探索信息時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二、普教智慧校園解決方案

根據政策要求,普教智慧校園建設需要帶來以下轉變:

教育資源觀轉變。過去,我們將知識資源數字化、平麵資源立體化,但這還不夠,我們要更強調基於互聯網的大資源觀。這個大資源觀既包括知識,也包括知識之間關係、即知識圖譜;既包括填充學生頭腦的,也包括點燃學生智慧,教育不是把一杯水注滿,更多是把一團火點燃。

教育觀念轉變。教育不能僅停留在學習環境,而要嵌入學習係統中去。發展動力觀轉變。過去,我們非常強調教育係統的應用,創新驅動發展的動力尚未得到充分體現。

教育治理水平轉變。過去的教育治理是補救型的,先出現問題、後治理問題,沒有強調教育治理現代化。

思維類型觀轉變。當今教育麵臨的問題之一是思維方式還停留在工業時代,我們的思維類型急需從工具型思維轉向BOB登陆 思維。

在教育競爭日趨激烈的大環境下,為了避免隻顧及盲目建設應用係統的“數據煙囪”建設模式,通過AI+教育的頂層設計思路建設校園,逐步實現教育智慧化,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已成為學校當前十分必要和緊迫的工作任務。智慧校園建設工作應放在優先考慮的位置,並按照高標準、高要求建設,為師生提供優質的教學空間,輔助學生的成長和教師的發展。

圖1-1 智慧校園架構

深入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按照國家智慧校園建設框架要求、教育“十四五”規劃的總體部署,全麵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智慧+”行動計劃,緊緊圍繞發展要求,運用5G、大數據、bobty下载软件 、物聯網、BOB登陆 、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手段,打造普教智慧校園整體框架。

普教智慧校園整體框架圍繞一雲、一網、一腦、兩平台、六場景,自底向上進行全麵智慧化建設。

一雲:建設公有雲、私有雲或混合雲為智慧校園底座,將上層業務係統需要的運算、存儲能力利用虛擬化方式進行統籌管理,為應用服務靈活提供充足的信息資源。

一網:利用有線網絡、無線網絡、全光網絡、物聯網絡、5G網絡等各類型網絡,對終端設備與後端雲平台進行數據互聯,打通校園信息傳輸,完成智慧校園信息化基礎建設。

一腦:校園摩超腦作為雲-邊協同模式下智慧校園的新形態,將校園場景下各個係統對計算、存儲、網絡和應用核心能力融合與一體化的超融合一體機環境。支持有數據、有AI、有算力、軟硬一體的普教智慧校園支撐平台。硬件模塊采用成熟的超融合一體機設備,能做到開箱即用,一鍵上雲,對於學校來說可以減少自建機房帶來的高額運維成本和由於軟硬部署過程中由於架構和版本問題造成的兼容性問題,保障學校的數據安全。校園摩超腦的軟硬一體化設計大幅提升了兼容性、降低運維成本,讓校園平台性能最大化,同時具備了更強的算力,更好的支撐業務場景。幫助學校從傳統數字化校園發展到智慧校園,通過實現全過程采集數據,幫助老師減少非授課負擔,達到學生個性化學習效果,提升管理者決策精準度。

兩平台:一站式服務平台是教職工登錄進行各類工作的主要平台,集合了各類業務應用,進行一站式辦公、管理;管理運營平台利用數字孿生技術,將學校各類業務進行數據彙總、分析,進行可視化展示,能夠直觀的了解到學校的整體運行狀況並產生各類報警,提高學校管理水平。

六場景:覆蓋了學校的教學、管理、安全、生活、文化、環境等六大重要場景,是學校進行日常活動的主要場景。智慧校園的建設目標就是要利用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手段,提高學校的運行管理,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提高學校的安全水平,為師生製造良好的校園環境。

三、解決方案優勢

頂層規劃,集中建設,統一管理,減少投資

通過全校統一的教育中台,利用高集約化和靈活的特性,可根據學校需求,實現應用的快速部署,極大地提升數據的采集、分析和共享能力,從而有助於降低投入資金,提高服務質量。同時有效解決了學校各類業務應用係統不統一、數據不互通等問題,避免信息孤島和重複建設,規避多平台重複建設成本消耗以及各平台軟件兼容性協調的額外開支,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降低教育行政成本,提高人力效率

信息化建設內容建成和投入運行後,學校教職工的辦公將全麵推向數字化,而平台內定義的標準規範也將促成校園服務向標準化邁進。數字化、標準化辦公推動建立教育信息的線上共享,推進部門間的協同辦公。同時,教育信息化建設將為智能係統的應用提供接入點,減少重複性工作,有效降低相關部門的人力成本,並充分激發工作人員特質和潛能,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

創新教與學模式,提高各級學校教育質量

通過大力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探索,增強和改善教育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創造更加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運用BOB登陆 、大數據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方法改革,探索泛在、靈活、智能的教育教學服務新模式,促進“課堂革命”的有效有序開展。推動智能教學工具,實現學情精準診斷、資源精準推送、教學精準實施,幫助實現個性化學習,在減輕師生負擔的同時,提高學校教育質量。

四、最佳實踐

案例1:深圳雲端學校

圖1-2 深圳雲端學校架構

打破傳統學校有形邊界的物理空間,深圳市雲端學校是深圳市教育先行示範和探索未來教育的重要工程,打造“線上線下無縫融合、可自由切換的雙棲教學體係”,致力於建設以“總部校區”為核心,輻射全市多所“入駐學校”的新型學校,構建現代信息技術條件支持下的新型教學和師資成長共同體。

圖1-3 雲端學校教學模式

在15所學校(校區)初一年級率先開展雲端學校教學新模式,通過15min雙師課堂 + 30min本地課堂的方式,名師線上講解前15分鍾課程,本次教師講解後30分鍾,創新探索混合式教學模式。

案例2:山東省青州市“教育信息化2.0平台”

項目概況:

青州市教育信息化2.0提升工程對青州市教育城域網架構進行升級優化,構建優化教育係統視頻專網,建立青州市教育視頻會議係統。完成“班班通”升級改造工作,實現教育係統重大會議網絡直播,積極推進在線教學、在線心理谘詢、在線家長課程,學校視頻動態展示等。

建設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