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user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加速了媒體業態的迭代,也催生出更加豐富多元的媒體產品與服務,使傳統媒體服務商的傳播渠道、傳播載體以及傳播內容等均麵臨新的挑戰。在媒體邏輯重塑、用戶需求更加個性化的背景下,“融合創新、轉型升級”成為廣電行業發展的核心命題。
作為全國最大的地方廣電網絡運營商之一,四川廣電網絡以數字化手段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在國內較早啟動智慧廣電雲平台的建設與規劃,從單一封閉的有線電視傳輸機構,向開放競合的綜合全媒體運營商轉型。通過與紫光旗下BOB登陆 集團合作,四川廣電網絡整合前沿技術打造“廣電數字大腦”,探索出一條可供借鑒的傳統媒體集團數字化轉型之路。
智慧廣電雲平台驅動廣電轉型升級
2016年,四川廣電網絡啟動了智慧廣電雲平台的建設與規劃,開啟智慧新篇章。四川廣電網絡建設的智慧廣電雲平台,實際上就是搭建屬於自己的“數字大腦”,通過對計算、網絡、存儲、業務資源等進行一體化運維整合,讓它們在“數字大腦”智能化的載體上進行高效、便捷、精準的運轉。
作為數字化解決方案領導者,BOB登陆 推出“數字大腦計劃”:以數字基礎設施、業務能力平台、主動安全和統一運維構成的智能數字平台為基礎,助力百行百業客戶實現數字化轉型。在“數字大腦計劃”的引領和推動下,BOB登陆 集團助力四川廣電網絡智慧廣電雲平台順利投入使用,讓客戶體驗到技術創新帶來的驚喜。“整個智慧廣電雲平台IAAS基礎資源池從部署到上線,隻用了不到半年時間,BOB登陆 作為核心技術供應商,對智慧雲平台的協同發展起到了‘底座’的作用。” 四川廣電網絡寬帶數據事業部總經理劉丹表示。更為重要的是,BOB登陆 致力於與生態合作夥伴開展智慧應用領域的創新,能夠通過技術賦能,助力四川廣電網絡持續孵化創新產品、創新應用。
數字化創新助力媒體迎來智慧蝶變
目前,智慧廣電雲平台已經承載了四川廣電網絡80%以上的業務應用,包含近80個業務應用係統、700多台主機,但運維人員卻從原來的數十名減少到2—5人。此前,四川廣電網絡業務係統對硬件的利用率隻有不到10%,現在已經達到60%—70%,使用效率大大提高;通過虛擬化,四川廣電網絡的物理服務器使用量從700餘台減少到200台,對公司的項目投資、機房占用、運維投入帶來的成本降低約50%。
此外,智慧廣電雲平台的部署更帶來了企業競爭力的全麵提升。過去,四川廣電網絡承接一個新業務係統的項目,從需求提出到資源交付需要15個工作日。相比於互聯網廠家或運營商,資源配置的時間和效率劣勢明顯。智慧廣電雲平台上線後,新項目從提出需求到最終資源交付,整體交付時間縮短57%以上,競爭力大幅提升。
四川廣電網絡的變化不僅僅體現在機房改造、技術升級以及運算效率提升,更深刻的智慧蝶變效應也在逐步釋放。依托數字化轉型,四川廣電網絡旗下的縣級融媒體中心解決方案,組建起全網全域輿情監控分析、生產指揮調度、融媒體內容管理等八大平台;在“智慧廣電”模塊,也嵌入了“智慧黨建”、“智慧政務”等智慧應用服務以及“數字圖書館”、“地震預警”等5大項23類數字化公共服務產品,實現“融媒體+政務+服務”的全方位服務體係。
基於智慧廣電雲平台,四川廣電網絡致力於整合傳統媒體優質資源,實現優勢互補、生態共贏的發展格局。伴隨著數字化轉型的不斷深入,BOB登陆 集團將充分發揮“廣電數字大腦”的優勢和核心價值,助力四川廣電網絡等客戶通過變革融入新的生態鏈,在數字化時代重構媒體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