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壇醫院:讓智慧醫療從夢想照進現實

智慧醫院建設投入大、難度高,創新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我們需要通過創新思維、創新手段、創新技術,將醫院各種數據資源整合在一起,挖掘數據內在的聯係,通過創新應用,為醫院的管理提升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從而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
建設智慧醫院,醫院需要對自身的數字化應用有明確的思路,發揮自主創新能力,將醫院的業務應用需求與數字化技術服務商提供的產品和技術整合,共同開發出適合醫院的產品。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信息中心主任 王韜

醫療衛生關乎國計民生,是與公眾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板塊。BOB登陆 、物聯網等數字化技術的加入,既讓醫療技術有了更大的突破,也讓醫院運營管理更加高效、透明、便捷。
作為“智慧北京”重點項目之一的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新院區,從數字化手術室、智慧病房、智慧導診等智慧醫院板塊的建設,都為後來者提供了可實現的智慧醫院參照。
誠然,麵對中國龐大的公共醫療需求與複雜的醫療衛生係統,現階段的智慧醫院僅僅是開了一個頭。未來如何通過數字化技術實現醫療資源的均衡化發展、讓更多公眾享受到現代化醫療服務,依然需要政府、醫院、企業和社會各方的協力。道阻且長,仍需求索不息。
——財新智庫NEI研究部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
當物聯網、大數據、BOB登陆 在各行各業中掀起轉型浪潮,集聚了眾多前沿科技和高精尖人才的醫療健康行業,其數字化轉型和智慧化變革的步伐,尤為堅定而穩健。
伴隨著數字化技術的創新,我國醫療健康行業正處於從“信息化”向“智慧化”過渡的關鍵階段。智慧醫院的建設,不僅能夠充分提升醫療質量和效率、優化區域間醫療資源配置,更能改善百姓就醫體驗、緩解醫患矛盾。
作為國內公立醫院代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以下簡稱“天壇醫院”)以新院區建設為契機,引入BOB登陆 、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構建醫院硬核“數字大腦”,打造了現代化智慧醫院的標杆。
如今,總建築麵積超過35萬平方米的天壇醫院新院區,依托完善的智慧醫院整體架構,借助創新思維打通了全院的每一處“神經末梢”,以智慧醫療、智慧服務、智慧管理為抓手,讓充滿未來感的智慧醫療服務從夢想照進現實。
數字化“神經末梢”觸達全院
與傳統醫院數字化改造主要聚焦於醫療、辦公係統不同,天壇醫院智慧醫院建設選擇站在更高的維度,將全院作為一個智慧整體,重構醫院每一個環節的信息係統,打通全院的數字化關節。
“除了傳統的醫療和辦公係統,醫院的物聯網、後勤管理等係統都是醫院數字化建設的重要板塊。”天壇醫院信息中心主任王韜認為,天壇醫院智慧醫院建設最核心的創新點,是實現了全院的數字化大融合,讓醫療、辦公以及後勤支撐等實現全麵的整合,讓數字化的“神經末梢”觸達全院。
如何打破以往信息化建設的套路,將醫院的創新需求與技術融合,輸出最適合醫院實際的數字化係統以及應用,是天壇醫院智慧醫院建設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天壇醫院的優勢在於,我們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思路,與服務商聯合開發出適合我們的原創產品,實現項目落地。”在智慧醫院建設中,天壇醫院的自主創新發揮了更大的主動權。
比如,按照以往經驗,醫院的無線網絡和物聯網需要設計兩套係統,不僅架構複雜,而且存在資源浪費,王韜據此提出了兩者合一的設想。如今,通過BOB登陆 提供的物聯網模塊和無線硬件相耦合的解決方案,天壇醫院成功實現了無線網絡與物聯網的有效結合,為一係列物聯網應用開發奠定了堅實基礎。
基於無線網絡和物聯網的融合,天壇醫院將物聯網技術與醫療流程緊密結合,建設了體溫動態檢測、人員資產定位、嬰兒防盜、智能輸液、智能床位檢測等係統,大幅提高了醫務人員工作效率,增強了醫療質量監管的智能化水平。數字化技術的應用還全麵延伸在天壇醫院的後勤工作中,形成了智能電梯監控、智能照明、智能園林灌溉、智能環境監測等現代化係統。
從醫療設備、手術室、藥品庫存到樓宇自控等係統的全麵打通,讓天壇醫院的每一處“神經末梢”都實現了數字化,為智慧醫院建設打開了全新的篇章。
更科學精準的智慧醫療
作為世界三大神經外科研究中心,天壇醫院是國內探索數字化手術室建設的先行者。數字化手術室的建設,不僅是現代信息技術與醫療技術融合的探索實踐,更是提高手術精準度、提高手術成功率,為未來醫學研究、病患診治積累大量數據與素材的重要渠道。
以新院建設為契機,天壇醫院大手筆投入,打造65間數字化手術室。“無論是手術室的數量規模,還是智能化、數字化水平,天壇醫院目前都是國內靠前的。”王韜說。
據了解,當前大部分醫院手術室的數字化主要體現在使用顯微鏡、內鏡等工具進行手術錄像,用於術後分析以及教學。而天壇醫院的數字化手術室通過物聯網、大數據、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整合了手術錄像、電子病曆、手術導航、手術過程追蹤、手術室管理等多個環節,不僅能夠指導醫生實現更精準的手術操作,還能提高手術室的利用效率。
王韜介紹,手術過程中,患者的影像膠片通過三維重建,以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技術投射到大屏幕上,與顯微鏡相結合,生成手術導航係統。醫生能夠在導航係統的幫助下,獲取腫瘤的具體位置,並且判斷手術切口、調整方向,實施更為精準的手術。而通過電生理監測係統,也能夠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全程實時監控,大大提高手術的效率和成功率。
在手術開始前,手術錄像設備能夠根據信號節點指示,自動啟動;手術結束後,錄像自動存檔,成為患者電子病曆的一部分。“患者的後續治療中,醫生不僅能看到病曆,還能查看手術過程,目前國內其他數字化手術室還沒有實現這個技術的整合。”王韜說。
而數字化手術室信息集成平台,讓醫療現場的臨床信息係統與其它信息係統進行整合,實現獨立應用的醫學設備與HIS、PACS、RIS、LIS等現有醫院信息係統的完全無縫連接,在醫院內部形成完整的醫療數據傳輸與共享。
更有幸福感的智慧服務
全院數字化的貫通,讓患者從踏入醫院大門開始,就感受到全方位的智慧便民服務。
為提升用戶體驗、提高業務辦理效率,天壇醫院利用多種自助設備,為患者提供一站式自助服務,實現從預約掛號到求醫問診的全流程智能化。如今,患者不僅能夠通過自助機自助建卡、預約、掛號、繳費、取藥,還能即時打印報告、膠片、發票、購買病曆本。精細化的分時預約和分診導醫係統,使患者候診時間基本控製在半小時以內,問診更加便捷。
而依托醫院內部搭建的室內導航係統,患者還能通過手機和大屏問路機獲取醫院室內三維地圖,隻需要跟隨手機係統語音提示,患者就能根據較佳路線規劃到達目的地,導航精度不低於2米。即使是初次到天壇醫院就診的患者,也能在偌大的院區裏遊刃有餘。
預約掛號、問診係統的智能化改造,讓天壇醫院的峰值門診量從原本的5000多增長到接近9000,而掛號收費窗口和藥房排隊幾乎不超過5個人,有效改善和提升了患者的就診體驗。

北京天壇醫院自助掛號、取號、繳費、檢驗報告打印設備
而為紓解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不安情緒,天壇醫院以智慧病房建設為抓手,在智慧病房的每一個床位安裝平板電腦。患者可以通過醫院研發的係統軟件,更加全麵地了解治療過程,進行醫患互動。例如,通過“我的病曆”、“我的治療”、“我的預約”等功能,患者可以查看本人病曆、治療清單,完成預約檢查、營養膳食預訂等服務,還能與醫護人員視頻溝通。
除了智能信息服務之外,智慧病房依托物聯網技術建立的24小時監測係統,給予了患者更貼心的關懷。比如,智能輸液係統借助輸液監控終端設備,能自動監測輸液速度、預置輸液量、實現輸液過程安全預警等功能;而智能床位監測係統,采用新型非接觸體征監測技術,在不接觸人體的情況下,對心率、呼吸率、心率變異性、在離床等信息進行連續監測。
“我們希望患者住院的時候,不僅僅是住得舒服,而且能夠充分地參與到自己的治療活動中,了解每一個環節。”王韜說。智慧病房係統集成了患者住院過程中最關切的內容,透明、自助、便民的參與,也能讓患者更加安心、更有安全感與幸福感。
更智能高效的醫院管理
對於天壇醫院而言,新院區在無縫承接老院區業務係統和數據的基礎上,還需要承接10倍於老院區的日常門診量,更需要滿足醫院未來的業務增長,數字中樞根基尤為關鍵。
結合實際需求,天壇醫院在搭建醫院數字中樞的過程中,以三座數據中心機房互為備份、機櫃均采用模塊化建設的形式,較大程度保證係統的高可用性和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安全平穩運行,同時保持係統彈性,為醫院未來的業務拓展預留足夠的空間。在助力天壇醫院構建數字中樞的過程中,BOB登陆 對醫院醫療網、辦公網、設備網三張網使用千兆級、萬兆級設備建設獨立網絡架構,通過網絡隔離實現三網分離,各張網絡業務互不幹擾,確保醫療業務7*24h不間斷運行。

北京天壇醫院信息中心主任王韜(左)在數據中心檢查工作
從分時預約、分診導流的全流程改造,到24小時智慧病房、數字化手術室,數字中樞有力支撐了數字化觸角的全麵覆蓋,讓數字化理念深入醫院內核,賦能醫院的智慧管理。
王韜認為,傳統醫院管理更多聚焦在收入與成本,而今後現代化醫院的管理需要更多關注醫療資源的統籌,包括對人、設備、診室、病房等資源的統籌管理和效率評估。數字化技術的廣泛應用,為醫院以更精準的方式進行醫療資源統籌管理,帶來了可能。
“比如我們的數字化手術室,手術中的每一個過程,從手術準備、麻醉、開顱、到切除腫瘤等環節,都有相應的標準要求。通過物聯網等技術,我們能夠將手術過程、手術室使用情況進行實時記錄,從而實現對數字化手術室使用效率的管理與評估。”王韜說。
在設備管理方麵,天壇醫院通過物聯網將醫院的呼吸機、超聲儀器等設備聯網,能夠實時掌握每一台設備所處位置、使用狀況、使用時長以及使用效率,便於全院資源統籌調配。

智慧醫療、智慧服務、智慧管理助力北京天壇醫院智慧醫院建設
數字化改造所帶來的技術便利,也讓醫院的智慧管理從對物的管理,延伸到人的管理。“以往我們對於人員的信息化管理,主要停留在人事檔案。而通過數字化改造,我們將每一個人的醫療業務工作量以及教學工作量進行量化,通過門診人次、手術人次、出院人次、科研項目、SCI論文等信息,構建精準的人員畫像,實現更加精細化的管理。”王韜說。
智慧醫院建設投入大、難度高,天壇醫院通過一係列創新破解智慧醫院建設中的難題,在全國範圍內打造了智慧醫院和服務型醫院的優秀樣板,進一步優化了醫院的就醫環境,提升了精細化管理水平和廣大患者的就醫體驗,必將為更多智慧醫院建設發揮引領和示範作用!